北京专业房产律师网 旗下网站 
北京房地产律师网
品牌服务
大型律所,一流团队!  权威咨询,高效代理!  可胜诉后支付律师费!  电话:13691255677  
 

宅基地 >> 宅基地政策

宅基地改革如何继续推进

日期:2020-09-08 来源:北京房地产律师网 作者:北京房地产律师网 阅读:59次 [字体: ] 背景色: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在针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建议作出答复时表示,下一步,将在原有33个试点县(市、区)的基础上,再选择一批重点地区开展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重点围绕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进行探索;指导有关试点地区积极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总结一批可复制、能推广、惠民生、利修法的制度创新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土地等要素保障。

我国的土地以城乡为界,乡村为集体所有。其中,属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之一的宅基地因特殊的历史沿革、复杂的权利结构,相应的制度改革也是最为谨慎和难以决断的。目前,改革进程较快的农地改革尽管在法律层面保留了集体所有权,但在大多数地区,土地集体所有已在实质上转化为了集体成员使用权的集合。相较于此,宅基地的集体所有权仍在被实际行使,村集体组织掌握着村庄宅基地的分配权、未分配到农户手上的宅基地的控制权及收益权。同时,以现行法律看,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只有占有权和使用权,不得转让(至组织之外)、抵押、收益;农户对地上房屋的权利也因其与宅基地的不可分割性而受到限制。

因此,1997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就提出了,“农村居民建住宅要严格按照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依法取得宅基地。农村居民每户只能有一处不超过标准的宅基地,多出的宅基地,要依法收归集体所有”;1999年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则强调,“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有关部门不得为违法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这两项要求也一直延续至今。不过,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逆城镇化的显现,村集体组织内部流转产生的“一户多宅”和城镇居民下乡购买“小产权房”等问题凸显出来,这不仅对于交易双方有潜在的利益损害,也不利于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庄的整体规划与发展。

以记者近两年的采访情况看,在对宅基地进行节约集约使用、自愿有偿退出之前,针对宅基地的全面摸排和管理就是一项考验。从2018年开始,农业农村部连续3年采取问卷调查和入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利用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以初步掌握了农村闲置土地的有关情况,为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土地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今年是宅基地确权工作的最后一年,但在部分地区,这一工作进行的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农户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部分宅基地上确实已出现占用耕地建房、违规出售宅基地等情况,确权就意味着整改和拆除;另一方面,宅基地本身严苛的管理制度也让部分农民认为确权颁证是没必要的,这导致宅基地确权工作明显慢于农地的。

政府有关部门必须首先准确且及时地掌握宅基地的位置、范围、面积、使用现状等信息,才可能实现后续的集体资产整理、规范和盘活运用。针对于此,农业农村部计划在继续做好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解读和宣传工作以及闲置土地调查摸底工作的基础上,将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研究建设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平台,形成宅基地数据一张图、管理一条链、监测一张网,推进宅基地数字化管理。当然,这还需要包括户籍、农地等在内的其他管理体系的协同。

此外,如何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也是下一步宅基地改革的关注点。2019年10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选择一批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规范、乡村产业发展有基础、农民群众积极性高的地区,有序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示范。今年5月,陕西和安徽先后宣布开始分别在12个和18个县(市、区)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示范。此前,这两个省份只各有一个区(县)是33个“三块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对于闲置宅基地的盘活利用,农业农村部也给出了两种建议。一种是整合闲置宅基地及其之上的建筑物,用以满足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和创业创新的需求;另一种是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用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腾退出的建设用地指标以及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等。而具体要走哪一种路径,还是要结合当地的产业结构、周边产业和消费需求以及当地基础设施、服务投入情况等进行综合考量。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313195777。
WAP


 
13691255677